现在买书,一不留神就会在书脊或封面上看到一行小字:××丛书,显得该书极有组织性和集体的力量。如今的出版社,大概没有不出丛书的了,有些出版社今年的出版计划里,丛书运作的比例超过了半数,甚至高达80%。丛书出版势头看来不错,但其中也存在着操作运行中的某些弊端和隐患,不容忽视。
多少册“一丛”,并无定例,少到几种,多到几十本、几百本,如金盾出版社1998年的《科教兴农系列丛书》多达500多本,内容包括种植园艺、畜牧养殖、渔业水产等,蔚为大观,类似的还有中国农业出版社160本的《九亿农民致富丛书》。但无论是几本还是几百本,既然称做“丛书”,在内容、体例、行文、装帧上自然应该相对整齐、匀称,像北大出版社的多数丛书,既属于自然生成,又有着和谐统一的内在联系:9位外国学者在北大的学术报告,汇成《北大学术讲演丛书》;百年校庆时,文史哲各系回顾爬梳成《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萃》;12位著名教授的散文集合为《北大未名文丛》。但现在丛书出版,相当一部分属于生硬拼凑,喜欢把原本不相关的捆绑起来,胡乱“攒”成“丛书”,且这种趋势愈演愈烈。其具体做法又有两种。
具体说来,可分为两类。一曰“拉郎配”,有的是编者拉,如某教育出版社接到一部《佛教入门》的书稿,看看不错,不考虑作者情况,就想扩大规模,便又强行拉进基督教、道教、伊斯兰教入门几本书,结果事与愿违,不但延误了《佛教入门》一书的出版,而且据这本书的作者称:其他几本书实际上是几个在校研究生用电脑“攒”出来的,和他的书根本不能成为“丛书”。读者要是先买了那几本,一准不看他的书了。这次合作让他很不愉快。也有的是作者自己拉。广州一家出版社来京向某著名作家组稿,该作家倒很爽快,大手一挥道:“行!”但接下去的话却让出版社傻了眼:“我还有几个朋友,手头也都压着家伙呢,干脆你们出套丛书吧。”据了解,作家写手们类似的“互相提携”已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。
其二曰“化整为零”。本来内容只够做成一本的“京城建筑”,为了形成系列,被“肢解”并各自“注水”后成为“京城牌楼”、“京城寺庙”、“京城四合院”等等。原来最多20元的一本书,成了10本书,即使每本3元,合起来也比原先的贵10元。有读者愤愤地说:“我只是想大略了解一下北京的建筑。分这么细,要只买一本吧,了解不全面;买一套呢,又不值。书贵,内容却不怎么样,没法不让人生气。”原来应该自成体系的“丛书”成了淡而无味的肥皂剧,一本一本地跟人耗时间。
除了上述不问是否合适硬性搭配捆绑制造“丛书”外,丛书出版的另一大问题是选题拥挤以致撞车。随便到书店一逛,生活宝典、哈佛营销、人生战略、世纪回眸,挤挤挨挨的都是“丛字军”。翻翻内容,多是似曾相识,大同小异。北师大中文系一名姓孟的女生笑道:“如果把拼凑而成的丛书搁一块儿看,简直就是黄庭坚说的:无一字无来历——互相抄呗。”
对于上述现象,有关人士自然有其看法。北大出版社发行部的张春江认为:丛书如同一簇花,五颜六色的整体效果当然好于一朵花。从客观实际出发,很难要求丛书中的每一本质量都一样高。出丛书就像配花,要有总体构思,要有主打花、配花。如果总体不错,夹杂一两本稍差的并无大碍。至于丛书的重复出版,张春江认为:别管!有人买就会有人卖,无人买自然就没人出了,这是市场调节,很正常。他更看重的是出版作为市场行为的自身调节功能。这分析虽有理,但如果我们能够事先避免少走弯路,又何必非要交一笔昂贵的学费呢?
对于丛书出版中的种种问题,读者的反映如何呢?湖南省政府公务员曾品源借来京出差的机会到海淀图书城买书,他告诉记者:影响他买书的因素依次为:内容、作者、出版社、作序者、价格等等,至于是否丛书,他并不关心。当然,有品牌的丛书还是会吸引人的,曾品源承认,他以前买过一本商务版《当代英语丛书》中的《英语妙趣》,这次他想买本英语成语的书,就首先考虑去找该套丛书。看来,一本书的质量高,肯定会对属于同一丛书的其他书产生积极影响。“其实,最重要的还是书本身。内容好,一荣俱荣;内容次,那就是多米勒骨牌,全倒了。”正在国林风购书的一名学生说。
无论出版社和读者对丛书怎么看,一个潜在的事实是:丛书出版最大的风险承担者是书店。北京西城区一家小书店的邓老板说:“进丛书我最没谱了。像这套电脑丛书,一套10本,我进了5套,现在Windows98已经走完了,可Prontpage97等两三种还一本没出手。再进货吧,卖不出的压得太多,资金就死了。要不进呢?还有顾客追着买Windows98,到手的生意哪能不做?两头为难,真麻烦。按说进的书走不掉可以退货,可批发商说:整套进的就只能整套退。现在是读者可以挑挑拣拣,挑剩的却让我兜着,时间长了,哪儿受得了哇?”
丛书,本来应从选题、内容、规模、效应等诸多方面统筹考虑,对进入丛书的每一种,都要有相同的标准,至少不能在水平上差距太大。多少种合为一套丛书,也应视书的具体情况而定,并非越多越好。这就要求出版方对书稿的作者既要熟悉,又要加强联系、调控,不讲面子,不敷衍成书;同时,对所要出版的丛书,也应多做市场调查和选题研究,既不让好的丛书选题跑掉,又不为出丛书而出,滥竽充数。
出版丛书,虽然在规模上、效益上比单本书有绝对优势,但正如上边分析的,并非所有丛书都可以凭借这样的优势占领市场、吸引读者,关键不在是不是丛书,而在书的质量。单本书,做得无可挑剔,照样可以红火起来,成为畅销书、长销书甚至经典读物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就无需非要凑成什么丛书,不要让一些知名度不高、水准不够的书去攀龙附凤,狗尾续貂。与此相通,丛书之所以触目皆是,恐怕相当大的原因正是如下心理作怪,虽然质量不高,但凑在一起,容易张声势、造规模,既炫人耳目,又便于推销,名利双得。看来,要想使目前过滥的丛书出版有所收敛,首先得从转变不良的出版经营意识入手,正本清源。
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,出版社追求利润已不再是羞羞答答的事,但不可忘记,利润的背后是读者。所以,读者的意见是不可不考虑的。从记者的采访来看,读者眼下最关注的,并非是不是丛书,而是算不算好书。